留学回国后我成了一个烂尾娃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自我认同的转变
留学回国后,我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烂尾娃”。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新词:“烂尾娃”,意思是父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孩子在最初几年甚至十几年表现优异,但最终没能进入名校或找到一份普通工作。看到这个词,我感到一阵熟悉,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我吗?
从小我就被称作“别人家的孩子”。尽管家庭条件一般,父母还是尽其所能地支持我。在我上学时,学乐器还是一项奢侈的选择,母亲宁愿少买衣服、不换旧电器,也要让我学琴。虽然现在看来我在音乐上并无天赋,但我当时非常自律,每天坚持练习。
小学时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中时也曾考过全校第一。但进入全省最好的高中后,发现自己周围高手如云,第一次考试只排到全校二百多名,深受打击。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和消沉,最终我还是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然而,由于专业不喜欢且不擅长,大学四年过得十分煎熬。
毕业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我跨专业留学读研。我一直认为,即使高中以来经历坎坷,但研究生专业是我自己选的,未来一定会好起来。但真正面临找工作时,才发现即便顶着“名校海归”的头衔,也需要从基层做起。
有了小孩后,事业进入停滞期,我觉得在别人眼中我又“烂尾”了。与“烂尾娃”这个词对号入座后,我感到沮丧,自责和内疚涌上心头。我学了多年的钢琴,却在八级之后再也没有碰过;父母省吃俭用供我留学,回来后也只是做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这些都让我质疑自己是否辜负了父母的付出。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可以在一瞬间激起强烈的信念和勇气,也能在顷刻间被一个词击垮。虽然我知道教育不应仅仅以结果衡量,但在一个大家都在竞争的环境中,仍不免以世俗标准看待自己。因此,我才会被这个词深深触动,过去所有的成功体验瞬间变得无足轻重。
我想找人倾诉,但周围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担心会彼此强化负面情绪。只有一位朋友让我能够放下顾虑。她的话让我感动不已。她说:“这个词过于物化人了。孩子不是父母的工程项目,而是按自身禀赋成长的。你是一株苹果,孩子可能是一株雪梨,不一定按你的期望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
梁启超的孩子们没有超过他,孙子辈的成就也比父辈差一些,但他们仍然是堂堂正正的人。英雄造时势,时势也造英雄。许多大师在开国时期填补了空白,所以被奉为大师。后来人纵然水平更高,也很难再有那种效果。不要轻易把世俗标准套在自己身上,自我贬低。只要不曾辜负自己的理想,无悔而终,也是一种英雄主义。
教育的意义在于认识自己和世界。你是在爱中生长的孩子,不要背着沉重的负担踏上旅途。对于我的孩子,我们也在尽力托举她,但她可能会度过平凡的一生。我们的付出是出于爱与责任。回想父母对我的期望,他们从未要求我出人头地,只希望我健康平安、快乐生活。
这样看来,“烂尾娃”更多是一种自我贬值。养育孩子并不是建造一座规划好的大楼。你可以为孩子制定短期目标,但无法规划他的一生。投入未必会按期望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或许学一门乐器不会让孩子走上专业路线,但音乐可以成为他表达自我的工具;体育投入可能没有带来优异成绩,但收获的是健康体魄和毅力;留学经历可能不会提升职业竞争力,但会让他建立新的思考方式。
为人父母,如何付出是我们的课题,但最终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结果是他们的课题。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无论是养育孩子还是精神上“养育”自己,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并体会这个精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