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很多人因为叶嘉莹才开始读词 诗词让她的心灵不死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1924年7月2日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了《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数十种著作。她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中华文化人物、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多项荣誉,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叶嘉莹认为诗让心灵不死。她在执教70余年后,裸捐3568万元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的一生与诗紧密相连。在《朗读者》节目中,董卿介绍她为白发先生,诗词的女儿。叶嘉莹经历了长女亡故等坎坷,但始终与诗词相伴。
叶嘉莹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父母旧学根底深厚。自幼背诵唐诗宋词,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她感慨小时候背诵的《论语》《唐诗三百首》使她终身受益。她认为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有道理,小孩子应多记忆、多背诵,即使当时不理解,将来也会受益无穷。
少年时期,叶嘉莹看到什么感动就会写一首诗。她的诗词都是真纯的感情。15岁时,她写下《秋蝶》:“几度惊飞欲起难,晚风翻怯舞衣单。”大学时,顾随先生评价她的诗词作品:“作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当善自护持。”
1948年结婚后,叶嘉莹随丈夫迁往台湾,遭遇“白色恐怖”,丈夫被捕入狱。她带着孩子寄人篱下,生活艰难。这次打击几乎影响了她的一生。她写下《转蓬》记录当时的生活与心境。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丧生,她写下十首《哭女诗》来疗愈伤痛。此后,她不再只想着个人得失,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追求。
叶嘉莹用生命写作诗篇,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贯注其中。她在美国、加拿大执教,采用“兴发感动”的方式解读中国诗词,在海外学子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她不仅传播中国诗词之美,还汲取西方文艺理论,阐释中国诗词,传扬中国诗人的生命心魂。
回国后,叶嘉莹志愿自费在国内高校讲授诗词,并设立奖学金支持传统文化研究。她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希望将古人的美好理想和情感传递给年轻人。她说,如果有来生,还会继续教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