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建设人民城市,就是要建设一个全龄友好城市

2024-11-17 23:02:08 13阅读

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导下,一个全龄友好城市应该怎么建设?

11月16日举行的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表示, 一个和谐社会就是每一个年龄段的公民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能够健康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健康地安度晚年。

而在当下,“老龄社会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是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讨的题目,尤其是在上海、东京这两座超大型国际都市,探讨这一题目的意义深远,又很现实。”周汉民说。

周汉民:建设人民城市,就是要建设一个全龄友好城市

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

作为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的重要边会之一,此次研讨会以“以人为本,建设全龄友好城市”为主题,围绕“建设适老化友好型城市”“创建儿童友好城市”“营造青年活力街区”三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周汉民表示,今年论坛的主题设定为“全龄城市”,讨论的意义十分深远。“全龄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理念,人生的阶段从童年到青年,到成年,到老年,如天地之四季都展示它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但是老龄化社会带给我们的问题是需要我们非常认真思索的。”

根据联合国老龄化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中度老龄化;超过21%,则为重度老龄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总人口的15.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11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养老服务这件民生大事,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要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更多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渠道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释放养老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而日本,早在2005年就已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15日,日本国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625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29.3%,上升0.2个百分点,均为自1950年有可比较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按年龄分,日本75岁及以上人口有2076万人,占总人口的16.8%;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290万人,占总数的10.4%。

29.3%的老龄化率,使得日本再度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国家。联合国数据显示,在老龄化方面,意大利(24.1%)、芬兰(23%)位居第二和第三。

放眼全球,国际社会也正加速“变老”。联合国7月中旬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结果摘要》报告显示,全球人均预期寿命2024年达到73.3岁,自1995年以来提高8.4岁。到本世纪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超过18岁以下的人口数量。

上述报告认为,为实现可持续未来,必须优先考虑老年人的权利和福祉。报告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具体措施,在养老金和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要为不断老龄化的全球人口提供支持,不让任何人在这个老龄化的世界中掉队。

“日本和中国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城市化的极速推进,老龄化成为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明显的标志。”周汉民强调说,老龄化绝不是累赘。

也因此,在“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上,探讨全龄社会、全龄城市时,周汉民表示,一个焦点在于,已经深度老龄化的日本,已经中度老龄化的中国,如何面对老龄社会提出一个又一个实际可行的方案。

另一个焦点则在于,“世界人口名列前茅的东京和上海,如何在大都市建设中将老龄的优势在全龄社会中得到充分发挥”?

以人为本、合作共赢

作为从2001年开始参与上海世博会申办、筹备、举办整个过程的世博人,周汉民在10月31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2024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表示,上海世博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总结起来就是——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

在2024“上海-东京”中日城市管理精细化研讨会上,周汉民进一步阐释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占地6000平方米,起名为“心之和,技之和”,展馆回溯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两个邻国的文化彼此影响,是世界和平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上海世博会还有4000平方米的日本联合企业馆,展示日本企业对上海世博会坚定不移的支持和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4年前的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举行了其184天运营期间的最后一场论坛,并在这场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通过了《上海宣言》,倡议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定为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聚力人类智慧为城市创新和谐发展不懈追求与奋斗。

2013年12月6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193个成员国一致决定,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第一个由中国倡议设立得到国际社会支持并经过联合国大会批准通过的国际日。

因此,世界城市日缘起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是世界城市日的总主题。

在周汉民看来,世界城市日是上海世博会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而这份财富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

“首先,世界城市日检验了上海世博会留下的以人为本理念。”周汉民表示,在上海世博会举办14年之后再来反观,当时上海世博会所描绘、引领和影响的未来城市生活的新模式和美好愿景真正切中了时代的脉搏,促进了城市未来的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上海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起点,这座城市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因,且在人民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多个全国首创的措施,以领风气之先的姿态积极实践,城市治理可圈可点。“作为世界城市日的启航地,上海未来也应当在人民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前面。”周汉民说。

今年恰逢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世界城市日的“永久主场”,上海这座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5年来持续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加力彰显城市的人本价值。10月25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方案》。

对于人民城市建设,周汉民提了三方面建议,首先要科学规划,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明年是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谋划之年,“我们应当充分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决心、远见和魄力。在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重民生发展,一定要重内涵发展,一定要重内容的发展,一定要重服务的发展”。

第二是要打牢基础,要以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民城市建设的基础,要扩大开放举措,加快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

第三,则是要共建共治共享。周汉民强调,人民城市是一个共同体,必须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尤其是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特别是要让人民、市民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审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山西晋非投资有限公司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